菠蘿有硬皮都包保鮮紙 環團調查:9成人認同包裝走塑超市有責
發布時間: 2019/05/17 08:00
最後更新: 2019/10/31 18:32
環團實測11間連鎖超市,發現蔬菜和生果是「無謂」包裝的重災區,調查顯示,市民認為超市有責任減包膠,傾向光顧「走塑」超市。調查團體促超市立即卸走無謂包裝和公布整體即棄塑膠使用量等。
綠色和平在4月訪問1,006名一個月內曾光顧連鎖超市的成年人,逾6成受訪者認同超市無謂包裝的問題嚴重,逾9成人認為超市有責任減用即棄塑膠包裝,近7成人傾向光顧減包裝的超市。
綠色和平項目主任陳可淳指,過度包裝應定義為不必要的包裝,
一塊薑在街市就咁買,超市就加個托盤同多張保鮮紙。
她舉例菠蘿、椰青本有硬皮保護毋須再包;即使在同一貨架上也分有包裝和裸裝,形容是多此一舉。
市民拆開無謂包裝只需數秒,但帶來的環境污染卻禍害深遠。
陳可淳推測包膠的原因是想捆綁平賣,不想浪費,最終目的是賺錢。她指包裝覆蓋生果的香味、形態和顏色,顧客難以挑選;又以新西蘭有超市實行裸買蔬菜為例,銷量升300%和可持續營運,證明走塑可行。
另外,環團推算出本港每年經河流進入海洋的塑膠包裝垃圾最少是112至409噸,可見無謂包裝嚴重污染海洋。
綠色和平認為超市應立即停止所有無謂包裝、設立無塑購物區域及推出走塑優惠,並審視和公布即棄塑膠使用總量,從而訂立走塑時間表,履行企業社會責任;並要求政府在生產者責任制中規管包裝。
其中被調查的惠康超級市場回覆指,會視乎需要適量包裝新鮮蔬果,並以保持食品質素、衛生及減少食物浪費為重要原則。超市一直支持減少不必要包裝的相應環保措施,並積極研究可持續的方案,以實踐惜物、減廢。
環保署回覆指,不時與超級市場、零售及速遞業界聯繫,建議業界採取減廢措施,例如避免使用不必要包裝物料、使用較環保的物料以替代塑膠包裝等。然而,署方稱包裝物料包括塑膠、紙張、金屬、玻璃甚至木材等不同廢物類型,難以明確界定規管範圍,並為相關物品設定具體定義以進行監管;同時鑑於大部份在港銷售貨品均為進口,亦難以規管其包裝物料的使用,已確定下一個推行生產者責任計劃的目標是塑膠容器,沒有回應會否就包裝物料作訂立生產者責任制。